【地区·都市】桐乡“市重点工程”沦为“鬼城”
在一本陈旧得泛黄的招商手册上,记者看到了浙江嘉兴桐乡鞋业皮革城打算建成后的边幅:阛阓一楼的中庭直立着三棵巨型椰子树,透过玻璃穹顶可以看到蓝天白云——在浙北这座县级市,这样的机关算得上时髦。
然而,尽量对接着乌镇每年纪百万的旅客资源,开业时被很多人视为“当局一号工程”,这座曾打算与被视为中国皮革业龙头市场的海宁皮革城平起平坐的商贸综合体却没能谱写光辉篇章。
拜访的人城市对它零落的现状唏嘘不已:玻璃橱窗多处残缺,往里探视,不完整的塑料模特横七竖八,包装用的纸盒、挂衣架等旧物一片散乱,连外立面的墙灰都已经被剥蚀,早已没有了生机。只有雨声重复砸落在旧日全心打造的莲花雕塑上,显得既铿锵又肃杀。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在桐乡市当局2005年一份“专题集会会议纪要”上看到,桐乡首座皮革城当时被建立为“桐乡市重点专业市场”,当地媒体也曾对它叫板海宁的商业远景大着笔墨。但记者观测发明,这些愿望都在其后频频建树导致的恶性竞争中落空。
据悉,执掌这座废墟的幕后老板现在也正试图重整旗鼓,想将皮革城的“旧瓶”装上尾货市场、毛纺城这样的“新酒”,而至于能否涅槃更生,眼光又从头聚焦在当地当局的作为上。
600多个业主被“套牢”
“2005年投了20多万买的商店,便是买了一只垃圾股,还不能割肉。”在桐乡鞋业皮革城原先人气最旺的一楼,记者见到了独自驱车前来的业主孙铮,他在世界多地投资商店,此处被他视作独一的败笔。
“2004年我在上海柳州路买过商店,其后被收购,赚了100多万元;在花桥买的是沿街商店,每年租金收入也高出2万元,只有这里不光利润吊水漂,什么时辰出手也是遥遥无期。”孙铮说罢,碾了碾撒在地上的烟灰,旁边则是会萃如山的装潢垃圾。
据记者相识,2006年开业时,桐乡鞋业皮革城也曾风物一时。“前期买卖好的时辰,一个商户每月可以赚十多万元,我很多伴侣组团过来,现金用完还要乞贷采购,最景气的头几年,停车场基础不足用,私家车和旅游大巴都要停到皮革城扑面的安定上。”孙铮对记者回想。
另一位内地业主汇报记者,收购库存内裤,由于销售火爆,抢购乃至需要托干系“开后门”。“因为项目开发商和我的单位有事变往来,我是靠着内部渠道才抢到了一套底楼的商店,当时当局很是重视这个项目,银行贷款配合也很给力,一般情形下购买商店只能贷款五成,皮革城项目答允贷款六成。”
谁也没预推测,彼时的热火朝天只是好景不常。6月10日,《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在现场看到,现在皮革城已经人去楼空,只有接近正门的位置徒留了两位商店租客,由于访客寥寥,正紧盯着电脑屏幕上的股票行情。
“我们是专门做皮带批发的,险些不做零售,以是图租金自制,把这里的商店当作客户提货的客栈用。”租客徐玉萍对记者坦言,尽量每月租金总额只需要2000元,今朝策划状况壹贝偾始末维持,淡季乃至入不够出,“此刻屋子还会漏水,我们不得不本身掏钱把水管引到厕所,物业根基疏弃了。”
据孙铮先容,今朝业委会成员约莫有600多人,“有的投资者是举家购买,一家人买了5套,也有不少是暮年人,原先规划做养老用。”在他看来,桐乡鞋业皮革城沦为“鬼城”的分界点是鞋业皮革城幕后老板的“换手”。
记者获悉,桐乡鞋业皮革城的“老东家”是浙江聚宝置业有限公司,其于2007年被上海仲盛团体整体收购。孙铮汇报记者,仲盛接办后,曾一度规划将其转型为“韩国衣饰城”,“当时还专门新建了两部参观电梯,想将皮革城楼上几层打造成韩国衣饰市场,原先的很多商户都因此被清空,但最终韩国项目会谈失败,整座城闲置至今。”
当时被建立为“桐乡市重点专业市场”的皮革城现在已是一片萧条的情况。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劳佳迪 摄
皮革城已经人去楼空,只有接近正门的位置尚有两位商店租客。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劳佳迪 摄
白热化的同城竞争
究竟上,韩国项目的功败垂成很大概只是导火索。从地理位置看,桐乡鞋业皮革城可谓得天独厚,不只紧邻浙北区域最大的客运站桐乡客运中心,间隔国度4A级景区乌镇仅15分钟车程,而且和著名的海宁皮革城毗邻——也正是这种溢出效应,曾令市场对它的商业远景充满等候。
但骨感的实际却给了桐乡当头棒喝,它不但没能分羹海宁的皮革“蛋糕”,还因为惨烈的同城竞争而元气尽失。《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实地考查发明,站在桐乡鞋业皮革城广场上环顾,四面不只建有浙北皮革广场,尚有一座打着“皮革航母”旗子的世贸中心。
按照公然资料,桐乡世贸中心在2009年被建立为浙江重大商贸项目,桐乡市当局2008—2009年度重点工程,占地206亩,主营业态包罗了箱包鞋类、佳构皮衣、裘皮打扮、佳构毛衫等几大板块,和桐乡鞋业皮革城的配置大同小异,但体量明明要大出很多。
而浙北皮革广场的机关也和桐乡鞋业皮革城千篇一律。“这两座皮革城都是2009年新建的,当初在建桐乡鞋业皮革城时,当局和开发商都口头理睬过将是独一的一座,其后却以各类款式陆连续续兴建。”在记者采访历程中,不止一位知情人士透露,最初浙北皮革广场和世贸中心都以旅游商品和小商品名义报批,最后却形成了扎堆皮革市场贴身肉搏的排场。
记者还留意到,虽然不像桐乡鞋业皮革城那样关门歇业,其它两家皮革城的销售情形同样不尽如人意。在浙北皮革广场内,阛阓一楼入口处虽然设有一座咨询台,但却无人值守。而毗连差别楼层的双向并排自动扶梯上也空空荡荡。
从阛阓一楼逛到三楼,记者发明每家店肆内都空空如也,乃至一楼收银台也不见有店员扼守。除了淡季销售本就较量平淡的皮草、皮衣,箱包和鞋子也乏人问津。在一家箱包店内,一位女店员百无聊赖地趴在柜台上把玩手机,记者颠末期也没有昂首迎客。
对比之下,世贸中心略有人气,偶尔可以见到零星的购物者前来,但对付整个体量而言还是杯水车薪,很多商户还贴上了店肆转让的纸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