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陈鹏丽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珠三角地区不断有大型玩具厂倒闭,大批玩具积压无法出售,促使当地出现“以斤论价”的货仓式商场,这些商场以玩具的重量来估价,比如芭比娃娃7元/斤,喜洋洋6元/斤。
那么,这种现象背后真是国内玩具产业“玩”不下去了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通过多方采访了解到,所谓“论斤甩卖”的促销活动并不是传统玩具企业直接参与的活动,该模式是由汕头市澄海区的玩具厂2012年首创并一直沿用至今。这些玩具厂一般称作库存玩具厂,主要承接传统制造工厂的样品玩具、库存玩具、工厂毁单产品以及外贸尾单,回收该类玩具产品后批发给零售商。
多家玩具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公司不可能参与这种促销活动。不过,记者了解到,对于今年国内玩具企业而言,内销外销都面临较大压力。广东省玩具协会预计,今年下半年,国内玩具市场总体不会出现“强势反弹”。
玩具“论斤卖”未成规模
广东省玩具协会相关负责人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据他们了解,“论斤计价”的销售模式几年前就已经出现,是商家一种吸引人的噱头。在行业内没有形成规模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