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网()09月10日讯
本页面为直播页面,将不断更新内容,稍后请刷新阅读。
据证券时报网()统计,9月10日晚间中央、部委等重要政策、消息如下:
内贸十二五规划:2015年消费品零售总额达32万亿
国务院办公厅今日印发国内贸易发展“十二五”规划。规划指出,201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万亿元左右,年均增长15%左右。
201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万亿元左右,年均增长15%左右;生产资料销售总额76万亿元左右,年均增长16%左右;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增加值超过7万亿元,年均实际增长11%左右。2015年国内贸易就业人数1.3亿人左右,其中城镇就业1亿人左右,年均增加500万人以上。
农村市场体系建设滞后的局面得到改善,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连锁超市行政村覆盖率显著提升。城市商业网点布局更加合理,综合服务功能明显提升,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增强。
限额以上连锁零售企业商品销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0%左右,统一配送率在70%左右;电子商务交易额年均增长30%以上,网络零售额快速增长;流通组织化程度明显提高,形成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流通企业。
市场应急调控能力增强。城乡市场统计监测体系功能完善、反应灵敏,市场调控的前瞻性、预见性增强。中央储备与地方储备、政府储备与商业储备相结合的生活必需品储备制度基本建立,有效防范和应对市场异常波动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内贸领域法律法规、标准和信用体系进一步健全,市场秩序更加规范,市场主体诚信意识明显提升,流通领域商品质量安全行业管理水平提高,商品和要素顺畅流通。
内贸十二五规划将加大对内贸行业财税价格政策支持
国务院办公厅今日印发国内贸易发展“十二五”规划。规划指出,将进一步完善有利于内贸行业健康发展的税收政策。实行结构性减税,重点支持农产品流通、生活服务业、连锁经营企业发展和废旧商品回收体系建设。同时,完善公路收费政策,规范公路车辆通行费管理。
加大财税支持力度。着眼于搞活流通、扩大消费,优化结构,突出重点,积极发挥中央财政资金的促进作用,大力支持内贸关键领域、薄弱环节,提升国内贸易行业的综合服务能力。认真落实现行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进一步完善有利于内贸行业健康发展的税收政策。实行结构性减税,重点支持农产品流通、生活服务业、连锁经营企业发展和废旧商品回收体系建设。
规范流通环节收费。进一步落实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开展公路收费专项清理工作,完善公路收费政策,规范公路车辆通行费管理;清理整顿大型零售商向供应商收费,完善相关法规和规章制度;加强零售商供应商交易服务收费管理;规范农产品市场收费,推动降低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的摊位费。地方政府可以依照法定程序将政府投资或控股的农产品交易市场收费纳入地方政府定价目录,实行政府指导价管理。加快推进工商用电用水同价。
内贸十二五规划:加强猪肉等商品储备平抑市场波动
国务院办公厅10日印发国内贸易发展“十二五”规划。规划指出,将加强重要商品储备,增强平抑市场异常波动能力。对猪肉等重要生活必需品,建立健全中央和地方两级政府储备制度。
加强公共信息服务。完善城乡市场统计监测体系,进一步健全监测指标系统、信息采集系统、信息加工系统、信息储存系统和信息发布系统,提高市场监测、预测预警分析和公共信息服务能力。打造覆盖全国的市场监测网络平台。支持样本企业改善信息报送条件,优化样本企业结构,增强样本代表性。整合信息资源,构筑全方位、多层次的市场信息发布渠道。
提高市场调控能力。加强重要商品储备,增强平抑市场异常波动能力。对猪肉等重要生活必需品,建立健全中央和地方两级政府储备制度。培育中央和地方两级应急保供骨干企业队伍,积极探索生活必需品商业储备制度建设,支持骨干企业增加生活必需品库存。健全应急商品投放网络。加强肉、菜、糖、边销茶、生丝等重要商品储备的设施设备建设与升级改造。统筹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维护重要商品市场供求基本平衡。
完善市场应急机制。加强生活必需品市场应急供应管理的制度建设,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对机制。不断完善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应急预案。建立应急管理平台,及时掌握应急商品的地域分布、库存水平、产出能力和物流资源等基本情况,逐步实现市场应急供应管理全程控制。
(证券时报网快讯中心)
证券时报网()09月10日讯
商务部将派副部长级代表团赴欧就光伏摩擦交涉
商务部近日将派出副部长级代表团赴德国、法国和欧盟,就光伏电池案与后者交涉。
据中新网报道,陈德铭是在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陪同国家领导人出席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二十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时作出上述表态的。欧盟委员会6日发布公告称,对中国光伏电池发起反倾销调查,此举意味着迄今为止中国涉案金额最大的贸易争端就此拉开帷幕。
陈德铭表示,光伏产品是全球公认的绿色低碳产品。美国先对中国的光伏产品实施“双反”,而且实行惊人的反倾销税率。欧盟的主要官员表示,美国实行的反倾销税率高得令人不可思议。现在,欧盟紧跟着又对中国出口的光伏产品进行反倾销调查立案,中国商务部对此高度关切。
数据显示,欧盟约占中国光伏产品出口份额的六成以上,2011年中国光伏产品出口到欧盟的总金额已达约204亿美元。
陈德铭称,按照世贸规则、APEC原则以及G20领导人多次明确指出的在国际金融危机时期不出台新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的精神,欧盟不应采取这一做法。这项措施针对的是一个环境产品,也是一项新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
陈德铭重申,中方将与欧盟进行交涉,全力保护中国企业利益。同时,中国也将促进国内市场对太阳能产品的需求,并制定政策调整产能过剩的行业。
陈德铭称,事实上,欧盟向中方供应了很多光伏产品的原料和设备,中欧光伏产业是一种相互依存、互利合作的关系。中方希望通过与欧盟磋商,共赢地解决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