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崇信。来源:视觉中国
原标题:蔡崇信:我为什么敢放弃580万年薪,拿月薪500跟马云创业?
作者粥左罗
如果让马云选三个最信任的人,其中肯定有蔡崇信,如果只选一个,恐怕也还是蔡崇信。
文| 粥左罗来源| 粥左罗(ID:fangdushe520)
那个放弃580万年薪去创业的年轻人,后来怎么样了?
那个放弃580万年薪,加入月薪500创业公司的年轻人,后来怎么样了?
后来,他身价数百亿,成为阿里巴巴当之无愧的二号人物。
他叫蔡崇信,行事低调,极少抛头露面,几乎不接受媒体采访,被称为马云背后的男人——阿里巴巴的隐形英雄。
蔡崇信对马云有多重要?
阿里上市前董事会有四个席位,其中一个就是蔡崇信;阿里的合伙人制度中,只有两个是永久合伙人,一个是马云,另一个就是蔡崇信。
马云自己说过,能取得今天的成就,最感谢4个人——孙正义、杨致远、金庸、蔡崇信,如果非得选一个最感谢的,那就是蔡崇信。
如果让马云选三个最信任的人,其中肯定有蔡崇信,如果只选一个,恐怕也还是蔡崇信。
蔡崇信和马云都生于1964年,除此之外,两人从家世、学历到个性,几乎没有一样相同,甚至南辕北辙,可以说俩人原本并不是同一个世界的人。
后来一起缔造阿里帝国的俩人是如何结缘的?
蔡崇信,祖籍浙江省湖州,1964年出生于台湾,1990年拿到耶鲁法学院法学博士学位。
从耶鲁毕业后,蔡崇信先是在纽约做税务律师,三年后进入私募股权行业,1995年开始为总部设在瑞典的AB投资公司工作,主要负责该公司亚洲私募股本业务,年薪70万美金。
时间来到1999年5月,蔡崇信第一次见到马云。
原本蔡崇信是代表AB投资公司去看要不要投资马云的,结果去到杭州才发现,马云连公司都还没有,只有个运行了几个月的网站。
不过,这次见面,蔡崇信对马云一见钟情。
第一次参观阿里,他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黑压压坐着20多人,地上满是床单,一群着了魔一样的年轻人在那里喊叫着、欢笑着,仿佛一个吃大锅饭的大家庭。
蔡崇信很喜欢这种氛围,也佩服马云从中展示的领袖魅力。
创立阿里前,马云已经有过三次创业经历,都算不上成功。1999年创立阿里时,他已经35岁,算是高龄创业者了。
但蔡崇信发现,马云的眼睛里还都是大梦想,谈论的都是伟大愿景,而不是商业模式、赚钱盈利或者其他业务上的东西。对一个屡战屡败的创业者来说,这非常难得。
马云给蔡崇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动了加入阿里的心思。
1999年末,蔡崇信再次来到杭州,并带上了他怀孕的妻子。从湖畔花园谈完事情后,他们一起西湖泛舟。这是一次改变两人命运的旅行。
蔡崇信在船上突然对马云说:“你要成立公司,要融资,我懂财务和法律,我可以加入公司帮你做”。
马云听到后差点掉到湖里,他不敢相信:“你再想一想,我付不起你那么高的薪水,我这里一个月只有500 块工资。”
蔡崇信很坚定:“我已经想好了,我就是想加入创业公司,跟一批人共事。”
蔡崇信的妻子有孕在身,求购深圳库存玩具收购价格,东莞,外界对阿里的信任大增,该投资于当年10月敲定,高盛领衔一众机构向阿里投资500万美元,其中就包括蔡崇信的老东家AB投资公司。
这次融资意义重大,它既让阿里有了继续发展的资金,也得到了投行巨头高盛的背书。
第二次增资是2000年,也是难度最高的一次。阿里巴巴要增资2500万美元。当时正值网络泡沫,网络公司血流成河,不知倒了多少家,阿里巴巴的状况当然也好不到哪里去。
这一次,蔡崇信找上了日本软银的孙正义。
孙正义第一次听了马云6分钟的演讲后,完全没有对阿里进行实地考察的情况下,就决定向阿里巴巴注资4000万美元,但是他要求占有公司49%的股份。
马云与蔡崇信赴日本与孙正义面对面做了一轮谈判,孙正义再次坚持4000万美元。
马云听完出价后心潮澎湃,觉得应该是这样了,但蔡崇信说NO,吓了孙正义一跳,最后调整为3000万美元。之后,蔡崇信又说了一次NO,最终让孙正义同意只投2000万美元。
如果那个时候要4000万美元的话,阿里巴巴的股份会被稀释更多。不仅如此,蔡崇信调整融资额度对阿里巴巴的格局是有利的,这一点,作为创业者马云的经验肯定是不如资本市场有运作经验的蔡崇信的。
这一仗,蔡崇信帮阿里巴巴度过最危险的难关。软银的资金到位后没多久,美国科技股就因网络泡沫,从高点崩落,许多电子商务公司都在这波熊市中灭顶,惟独资金在手的阿里巴巴,有惊无险挺过这场世纪风暴。
第三次增资是2004年2月。蔡崇信帮阿里拿到软银、富达投资、GGV共计8200万美元的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