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以来,全球经济复苏缓慢且渐进,中国经济稳步复苏。北半球棉花长势正常,棉花供应预期稳定,消费维持修复趋势,新年度全球棉花供求宽松格局有望得到改善,棉价重心微幅上移趋势不变,资金和消费将成为棉花行情的主导力量。
第一部分回顾
一、国际棉价延续振荡上行态势
进入7月,全球经济仍面临疫情考验,但大部分国家都已复工复产,经济运行逐渐回稳,国际棉价延续4月初以来缓慢振荡上行态势。7月上旬,ICE期棉价格上涨并接近65美分/磅。7月中旬至下旬,中美关系再生波澜,国际棉价出现短暂下跌,但ICE期棉价格尚未跌破60美分/磅。7月底以来,美国得州棉区持续干旱,中国持续进口美棉,国际棉价恢复上涨势头,但由于需求疲弱,现货整体涨幅较小。截至8月13日ICE棉花期货主力合约结算价62.99美分/磅,较7月初上涨2.11美分/磅,涨幅3.47%,代表进口棉中国主港到岸均价的国际棉花指数(M)均价69.41美分/磅,较7月初上涨1.13美分/磅,涨幅1.92%,折人民币进口成本12215元/吨,较7月初上涨87元/吨,涨幅0.72%。
二、国内棉价上行走势相对平稳
由于我国疫情在世界范围内最早得到有效控制,收购库存外贸童装,生产经营快速复苏,产业链平稳有序恢复,面对外需下降,纺企加大力度开拓内需市场,积极竞拍储备棉降低纺纱成本,迎合当前下游低支纱市场需求。相较于国际市场而言,国内棉价涨势更加稳健。郑棉2009合约分别于7月中旬突破12100元/吨,7月下旬突破12200元/吨,8月初突破12300元/吨。由于纱布市场未见好转,棉价涨幅受限。截至8月13日郑棉期货2009合约结算价为12210元/吨,较7月初上涨460元/吨,涨幅3.91%,国家棉花价格B指数(代表内地328级皮棉价)为12224元/吨,较7月初上涨385元/吨,涨幅3.25%。
第二部分分析
一、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
全球经济复苏缓慢且渐进。受此前经济重启提振,欧美国家部分经济指标出现大幅反弹,7月美国ISM制造业PMI和欧洲Markit制造业PMI指数分别为54.2、51.8,均大幅修复至荣枯线水平之上,就业、零售等部分经济指标超预期反弹,但还没有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在疫苗问世前,经济复苏缓慢且渐进,主要取决于疫情的发展进程。世界银行预计,2020年全球经济将萎缩5.2%,其中发达经济体收缩7%,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经济将下滑2.5%。2021年全球经济将恢复增长4.2%,其中发达经济体增长3.9%,新兴市场反弹4.6%。
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推进新发展。据海关数据数显示,7月我国进出口同比增长6.5%,远超市场预期,其中出口自4月以来连续4个月正增长,据世贸组织最新数据显示,我国进出口表现好于全球主要经济体。相对其他发展中国家来说,中国经济综合竞争的优势明显。世界银行和货币基金组织均预计2020年全球经济萎缩,中国是唯一经济正增长国家。为应对疫情对经济的巨大冲击,中央推进“六保”、“六稳”政策落地,提出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更加注重补短板,用改革推动发展。
二、供需形势分析
(一)供应
1.国外棉花供给形势
美国新棉长势转差,产量下降。截至8月9日美棉现蕾率为96%,棉花结铃进度和吐絮进度分别为71%和9%,比去年同期减少1个百分点和8个百分点,生长状况达到良好以上的占42%,较去年同期减少14个百分点。美国农业部预计2020/21年度美棉产量393.6万吨,同比减少9.23%。此外2019/20年度美棉签约尚未装运量68万吨将结转到新年度。
印度棉花种植面积增加,新年度最低收购价格上调。据印度气象局预报,8月天气预计恢复正常水平,有利于棉花生长。截至8月7日印度棉花播种面积1.85亿亩,同比增长4.13%。目前印度棉花公司仍在低价抛售库存棉花,已售出51.85万吨,剩余库存141.95万吨。印度将于10月进入2020/21棉花年度,棉花最低收购价(MSP)将上调5%,上涨幅度大于上个年度的2%。
巴基斯坦新棉质量和产量均有所下降。据巴基斯坦全国粮食安全和研究部消息,巴基斯坦棉花播种已结束,植棉面积3685.5万亩,同比减少1.3%。目前巴基斯坦信德省南部和新棉正在陆续采摘上市,受降雨影响,巴基斯坦籽棉质量和供应量均有所下降。
澳棉产量下降,巴西棉即将上市。目前澳大利亚棉花采摘基本结束,受干旱影响,2019/20年度澳棉产量预计只有10.8万吨左右。巴西棉已开始采摘。据巴西国家商品供应公司(CONAB)预测,2019/20年度巴西棉花产量292.97万吨,较上月预测调增3.85万吨。
2.国内棉花供应形势
(1)国内现货库存压力继续减小
据wind显示,截至7月底全国棉花商业库存约286.4吨,同比减少2.4万吨,为6月以来连续2个月同比减少。新疆棉花商业库存130.8万吨,同比减少51.7万吨;内地棉花商业库存129.9万吨,同比增53.3万吨。随着时间推移,加工企业库存压力下降。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数据显示,截至8月7日2019/20年度国产棉加工环节库存量39.4万吨,较去年同期少81.3吨。下游纺织厂原料采购意愿提升,截至8月初全国棉花工业库存约71万吨,同比增加9.8%。
(2)储备棉轮出稳步推进
2020年储备棉出库政策自7月1日起至9月30日止,为期3个月,总量安排50万吨左右。实行均衡投放,原则上每工作日挂牌销售0.8万吨左右。“熔断”机制有效稳定市场预期,储备棉竞拍活跃,成交均价稳步抬升,加价幅度接近1000元/吨。按此进度推算,本轮储备棉50万吨轮出计划有望顺利完成。
(3)新花逐渐吐絮,采摘时间看法不一
进入8月,北疆新棉进入坐桃期,南疆吐鲁番等地新棉开始逐渐吐絮,市场对规模采摘时间看法不一,新花是否能正常采摘加工,还需观察棉农交售意向以及新疆地区疫情防控的进展情况。据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调查,若后期天气正常,预计2020年全国新棉总产量580.9万吨,同比下降0.6%。其中,新疆棉区产量预计506.3万吨,同比增加1.8%。黄河流域棉区产量预计46.1万吨,同比下降9.0%;长江流域棉区产量预计23.3万吨,同比下降23.5%。
(二)需求
1.国外棉花需求形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