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服装行业遭遇了寒冬,“业绩下滑”、“库存高企”和“关店”成为高悬在服装业富人头顶的利剑,时时考验着这些企业家处理危机的能力。在服装行业哀鸿遍野之时,以清理库存为主业的唯品会却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其董事长沈亚也首度入选“新财富500富人榜”,以91.4亿元的财富值排名第131位。
服装富人的寒冬:库存、关店、业绩下滑
服装行业的库存危机从2012年延续到2013年,2013年的纺织服装业更是被冠以“史上最难年”的名头。由于需求持续不振,服装业之前简单粗放的外延扩张模式遭到严重挑战。根据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调研情况,2013年上半年大型企业开工率为85-90%,中型企业约65%,小企业停产、限产进一步加剧,开工率仅有30%,棉纱产品平均库存周转时间达到了20-30天。
中国产业洞察网显示,2013年,李宁、安踏、匹克、361度、中国动向、特步六品牌的存货分别达到9.42亿元、6.89亿元、3.66亿元、4.09亿元、1.83亿元和5.37亿元。受库存影响,关店潮在各体育品牌中轮番上演,上述六品牌2013年的关店数已经超过了3000家。这些企业2013年除了中国动向的净利润有所增长以外,其他公司的业绩均未实现增长,其中361度的净利润更是下滑达7成。安踏丁世忠家族和特步国际丁水波家族虽然仍留在2014年的富人榜中,可是也免不了惨淡经营的遭遇。安踏去年关店318家,净利润跌3.2%,特步纯利更是大跌25.2%,并收缩战线,将广州分公司的部分业务部门迁到厦门以及总部泉州。
唯品会逆市红火
面对巨大的库存压力,品牌商通常通过四个主要手段消化库存:将产品上架至各个电商平台,通过电商渠道进行销货;增加线上和线下卖场的产品打折力度进行促销;与专业的尾货渠道合作,例如一些尾货商城等;关闭一些线下实体店。
当品牌商为了降库存焦头烂额之时,帮助商家清理库存的电商平台却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唯品会(VIPS.NYSE)的“闪购”模式即是其中之一。所谓闪购就是每一件商品都会有一个下架的期限,所有商品在上架的几天内就会售罄下架。唯品会在同一天上架的商品不会很多,而且在网页上没有搜索框,消费者只能接受其货架上列出的商品。这种模式让用户更关注于被推荐的商品,也成就了唯品会清库存的高效率。据统计,唯品会通常在3天左右就可以完成库存清理,各个品牌的售卖率在50-80%之间,效率高于线下渠道。
此外,唯品会采用会员制模式,品牌商无需投入营销和推广费用。其还可以为商家免费提供目标客户的特征分析,如性别、年龄、地域等,帮助商家精准定位到潜在客户。相比线下渠道40-50%的扣点,唯品会的扣点位于20-30%之间,留给品牌商的利润空间更大。
唯品会最初并不是卖库存的,它最开始定位为奢侈品网站,2012年3月,它以奢侈品折扣电商的身份登陆纽交所,却遭遇了“流血上市”。其原将发行价定在6.5美元的低位,首发当日收盘重挫18%,随后又连跌数日。在上市之前,唯品会已连续3年亏损,2011年的净亏损更是达到1.07亿美元。
2012年以后,唯品会的业绩大幅好转,这主要是由于公司将定位从奢侈品折扣电商转变为大众品牌“奥特莱斯”的策略取得了成效。由于规模效应逐渐形成,公司与供应商的议价能力得以提高,随之而来的是毛利率和业绩的提升。其2012年的净亏损收窄至947万美元,营收更是剧增204.7%至6.9亿美元。到了2013年,唯品会扭亏为盈,实现净利润5230万美元,营收增145.14%至16.97亿美元。
业绩的持续好转也带来了股价的大力拉升。以2014年4月17日的收盘价142.53美元来计算,唯品会年初至此的涨幅已达77.74%,近一年来股价更是增长了426.48%。其市值达到了79.33亿美元,在中国的互联网零售股中遥遥领先,当当网(DANG.NYSE)同期股价为12.08美元,市值9.7亿美元,仅为唯品会的零头。麦考林(MCOX.NSDQ)股价为3.68美元,市值仅为0.46亿美元。兰亭集势(LITB.NYSE)股价为5.58美元,市值2.73亿美元。德银在4月14日还发布研究报告,预期唯品会2014年可以实现营收翻番的目标。
在唯品会股价飙升的刺激下,之前从未登上“新财富500富人榜”的唯品会董事长沈亚一举入选2014年的榜单,以2013年底唯品会83.68美元的股价计算,沈亚个人财富达91.4亿元,在富人榜总排名第131位。
尾货市场竞争激烈
唯品会在过去一年可谓出尽了风头,在中国上市电商公司中也是一枝独秀。不过,这种红火可以持续多久呢?
2013年末,多家机构的研究报告表示,服装行业已逐渐完成了去库存的过程。东北证券认为,行业龙头企业如美邦服饰、森马服饰和七匹狼的存货同比都有下滑,存货销售占比均处在行业合理范围—20%左右。浙商证券2014年4月的研报表示,服装行业已经告别粗放的开店推动增长的模式,更多企业开始注意与新渠道、新技术融合;库存消化也进入了尾声,先行进入库存调整周期的安踏、森马等已进入新一轮的补库存周期。申银万国、东莞证券等机构均认为,休闲服装、家纺等行业清库存接近尾声,拐点显现。
随着服装企业大规模去库存的结束,唯品会等以销售库存为主的电商企业也难免受此影响。不过,对于唯品会来说,“树大招风”才是其目前遇到的最大难题。
唯品会可观的毛利率和净利润率,以及业绩的高速成长,已经吸引了一批竞争对手转攻库存电商领域。京东、当当网、天猫、凡客、一号店等电商平台纷纷推出了特卖模式,一时间,追求低价的网购一族发现自己多了很多选择,京东闪购“红”频道、当当尾品汇、天猫特卖、凡客特卖汇、一号店名品特卖等网上特卖场层出不穷。
在唯品会的大本营三四线城市,竞争也愈发激烈。那里的消费者对商品的可选择性比一二线城市要少得多,对于价格也更为敏感。可是目前,三四线城市这块尚未被充分挖掘的肥田也成为各大电商平台盯住的心头肉。
2014年1月,京东集团副总裁石涛指出,在三四线城市京东渗透率还比较低,这项工作成了2014年的重点,无论在市场营销、品类的管理,还是在地区库存的管理以及地区销售预测,将做一系列的推动改善。京东在与腾讯合作后,在影响三四线城市消费者方面也将更为得力。2014年4月,当当网也下调了免运费门槛,争取“价格敏感型”的网购用户,尤其是三四线城市的用户。
此外,当当网还以“低价策略”发力库存闪购市场,与唯品会分一杯羹。2014年3月,当当网打出“来治唯唯的你”的宣传海报,主页直接切换至尾品汇特卖频道,以“欢迎比价,买贵了我赔双倍”为卖点,将炮火直接指向唯品会。当当要求尾品汇所有服装品牌价格是唯品会等同期其它平台的8-9折,以低价为核心战略向唯品会发起进攻。
凡客的特卖汇则通过降低扣点增加供货商的利润空间。凡客向商家收取平台佣金,根据品类不同,凡客收取的扣点也有所不同,一般扣点是5%,低于唯品会20-30%的扣点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