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粮食产量估量供略大于求 最低收购价政策继续托市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滕晓萌 北京报道
油菜籽的价值走势正在困扰着当局。“此刻眼看油菜籽就要收了,但我们对付本年的收储政策,是姑且收储照旧当局储蓄,仍然没有定论”。 4月1日,国度粮食局副局长曾丽瑛在第十二届中国粮食论坛上暗示。
最坏的大概是,油菜籽重走大豆老路,在当局托时价的扭曲政策下,以后形成“国产卖国度,入口卖企业”的怪圈。
对付中国的油菜籽行业来说,这原来应该是一个柔美的春天。
国度粮食信息中心宣布的3月最新预测显示,2009年中国油菜籽播种面积700万公顷,比上年增长50万公顷,估量产量1300万吨,较上年增长120万吨,增幅10.2%。湖北、安徽、江西等主产区播种面积皆大幅增长。
可是当地企业却对此示意漠然,因为业界公认的究竟是:“国度本年必定会继续托市收购。”
2008年10月20日,国度发改委公布,按照国务院常务集会会议精神,为确保农民增产增收,促进粮食和农业出产,尽力组织开展首要农产物收购,在油菜主产区,按每市斤2.20元的价值向农民收购油菜籽,充分食用植物油中央储蓄。
而当时,环球油料作物和食用油都在一连下跌中,世界大部分处所油菜籽收购价值不敷2元/斤。
到今朝为止,国度发改委根据这一价值,总共从油菜主产区,分两次收购了100万吨油菜籽。
而油菜籽加工的企业发明,他们陷入了两难的地步:食用油的价置魅正在急剧下跌,若是他们以国度托时价收购,必将呈现吃亏;另一方面,若是以低于国度托时价的价值收购,没有农民会卖出油菜籽。
低价的海外油菜籽,由此进入了中国企业的视线。
据中国海关统计,本年1-2月,中国共入口油菜籽345738吨,同比增长79.63%。而今朝到货价保持在3400元/吨阁下,比国度托时价值低了1000元/吨。
“本年1-6月,中国入口油菜籽就大概高出150万吨,高出客岁整年的总量。”益海团体油脂贸易总监涂长明在前述论坛上暗示。
益海团体是今朝中国最大的油脂加工企业,涂长明说,曾经有安徽加工场向他询问,是否可以收购当地油菜籽,但核算后发明,收购将导致每吨吃亏七八百块钱。
“我们此刻都是直接到口岸拉货,本年不会收购国产油菜籽了。”湖南金健植物油有限公司供储部长罗贻锦向本报记者暗示。他的公司,往年均匀每年收购2-3万吨国产油菜籽。可是若是根据国度的托时价值,每吨菜油吃亏可达4000元阁下。
此前业界有说明以为,为了保持农民的不变预期,本年的国度托市收购价值,将保持在2.2元/斤乃至以上。这样由于价值倒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