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流通业发展司 中国百货商业协会 冯氏集团利丰研究中心
2017年的中国百货零售业在经历了实体零售转型之痛后,经营困难局面逐步改 善,呈现出回稳向好态势。广大百货零售企业坚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转型 升级为主线,紧紧围绕以消费者需求为核心,以商品和服务为主要内容,主动适应 消费升级需要、主动把握技术进步机遇,形成了拓展全渠道、发展新业态、优化供 应链等主要转型创新模式,全行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变革之相,朝着个性化、智能 化和生活方式体验化的方向蓬勃发展。
《2017-2018年中国百货零售业发展报告》综合了行业宏观数据,通过对85家中 国典型百货零售企业的经营报表分析和访谈,就中国百货零售业的整体经营和运行 情况进行分析,通过对82家百货零售企业进行问卷调研,探讨中国百货零售业的 转型发展方向。在此,我们向给予本报告全面支持的各家企业,向参与本报告编写 的专家、业内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本报告由商务部流通业发展司、中国百货商业协会、香港冯氏集团利丰研究中心共 同撰写,2018年3月在北京举办的“第十六届中国百货零售业高峰论坛”发布。香 港冯氏集团利丰研究中心根据本报告撰写制作英文报告,并同期发布。
第一部分 百货零售业面临的发展环境 1
一、宏观经济影响 2
二、政策环境影响 3
三、消费市场环境 3
四、零售业总体发展 5
第二部分 百货行业转型创新的主要做法与特点 7
一、百货行业整体经营情况 8
二、积极推进全渠道及业态融合发展 10
三、全面迈向多业态布局,发挥体系协同 15
四、丰富及拓展自营业务,提升商品个性及毛利率 21
五、提高供应链管理水平,回归零售业本质 23
六、促进与供应链上各节点企业合作,扩大顾客群及增加销售额 24
第三部分 行业发展存在问题及未来方向 25
一、存在问题 26
二、发展方向及建议 26 参考资料 28
目 录
2017-2018年中国百货零售业发展报告
第一部分 百货零售业面临的发展环境
2017年,随着宏观经济稳中向好、消费结构升级、技术创新加速,百货零售业加快转型升级,互联网、大 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传统零售深度融合,新模式、新业态,新物种不断涌现,行业呈现出万千气象, 整体业绩回稳向好 。
一、宏观经济影响
从2017年初,我国宏观经济稳中向好,零售市场随之于3-4 季度开始步入复苏阶段。在2014 年之后外贸遇 冷、投资增速回落的情况下,消费日益成为中国经济“顶梁柱”,伴随整体经济增长企稳,消费进入需求多元 发展、规模持续扩大、结构优化升级的新阶段。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发布,2017年全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36.6万亿元,比2016年增长10.2%, 连续第14年保持两位数增长(见图1-1)。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8.8%,连续第四年成为拉动经 济增长的第一驱动力,继续发挥着对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
具体到零售业,2017年,商务部重点监测的2700家典型零售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4.6%,增速较上年同期加 快3个百分点,典型企业营业利润和利润总额分别增长8.0%和7.1%,增速分别比上年同期加快6.5和11个百 分点,特别是实体零售逐步回暖,分业态数据显示,2017年,专卖店、专业店、超市和百货店销售额增速 分别为8.3%、6.2%、3.8%和2.4%,较上年同期分别加快6.6、3.3、1.9和2.7个百分点。
二、政策环境影响
(一)十九大报告指明零售业发展前景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变成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美好生活需求中,必然包括更好的消费和体验,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中,也必然蕴含着零售行业迭代升级的市场机遇。
十九大报告中把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继续作为加快经济发展重要举措,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要求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 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近年来,零售行业深度感受到创新带 来的影响与推动作用,这种科技创新、技术变革还将以更大的力度影响改变零售行业,特别是在零售+互联 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共享经济模式+供应链变革+中高端消费领域,孕育着更大的变革。
(二)降低消费品进口关税扩大内需
从2017年12月1日起,进口关税进一步降低,这是2015年以来第三次降低消费品进口关税。本次降低消费品 进口关税涵盖食品、保健品、药品、日化用品、衣着鞋帽、家用设备、文化娱乐、日杂百货等类别,平均税 率由17.3%降至7.7%,下降9.6个百分点,主要为满足居民消费升级需要,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一般消费品进 口。随着进口关税的进一步降低,内需扩大,消费回流,作为可选消费渠道的百货零售企业显著受益,特别是 中高端百货及生鲜超市。
三、消费市场环境
(一)消费持续升级
近年来,零售市场经历了跌宕起伏的变化,互联网技术使消费者聚集成拥有海量信息来源及话语权的网络社 群,并逐渐掌握消费市场的主动权,零售业从“卖方市场”进入到“买方市场”时代。消费者在早期经历了 一轮“低价狂欢”之后,逐渐恢复理性,变得越来越成熟。收入增长驱动消费升级,唤醒大众品质和体验意 识,顾客价格敏感度下降、品质追求上升,同时由于线上购物体验受限,对线下的冲击见顶回落。消费形态正 在从购买产品转变为购买服务,购买体验,提升生活品质及获得体验逐步成为消费的核心动力。随着消费多 样性日趋增大,单一性的市场增长势头日渐趋弱。
(二)消费意愿增强
随着消费者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不断增强。根据尼尔森发布的报告,2017年中国 消费者信心指数稳步增长至112点,较2016年提高6个点(见图1-2)。中国市场的消费者信心指数从2014 年以来,一直超越100%,虽然在2014年第三季度有过一些波动,但在2016年的9-10月份,这一数字又回 调到106%。2017年各季度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始终在110-114点,保持高位运行,为中国消费结构转型升 级提供更多可能性,走过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的核心消费群体以其日益旺盛的消费需求带来新一波市场红利。
(三)新消费群体崛起
目前,中国零售市场一个显著变化在于主力消费阶层年轻化,八零后、九零后、零零后,新生代的消费人群 正在崛起。根据波士顿咨询公司的数据显示,35岁以下年轻人的消费占消费增长的65%。此外,从2016年 到2021年,这一群体的消费正以年均11%的速度增长,是35岁以上消费者的消费增速的两倍。到2021年, 年轻一代的消费将占消费总量的69%1。